李明德,还是输在不懂“弱传播”

从全民追捧到千夫所指需要几天?2025年,答案再次刷新:三天。    
这位体验了“三日顶流”的演员,正是最近以“手撕内娱”“打工人嘴替”出名的李明德。1月4日,李明德连发20几条微博,怒怼《三人行》剧组待遇不公及男主角马天宇不敬业,搞特殊。因为语言犀利,且马天宇回应失当。李明德的发言迅速引得网民同情,被捧为2025娱乐圈对抗资本第一人。
李明德,还是输在不懂“弱传播”
李明德,还是输在不懂“弱传播”
李明德1月4日连发微博,得到粉丝支持
然而,占尽风头的李明德,却开始昏招迭出,先是在评论区四面出击,语言激进却缺乏实据,疑似造谣;然后直播收受10万打赏引争议,再被人扒出拥有豪车奢侈品,“打工偶像”人设崩塌;剧组也及时反击,曝出李明德多项黑料,打人、损坏公物、拒绝公演等。
三箭齐出,李明德口碑立即反转。1月4日,评论区还是一片赞扬,1月5日下午,已是有褒有贬。而1月7日,李明德的直播账号被封,理由是“刻意炒作矛盾博眼球”。但此前支持他“对抗资本”的粉丝们,此时却大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直斥他“戏精”、“超雄”,甚至还有不少人抵制劣迹艺人,支持永封。

李明德,还是输在不懂“弱传播”

李明德微博下目前舆论风头已变(微博用户@羊就是咩咩叫)

孰是孰非?说实话,就已有的信息看,很难分辨,尤其是换角、耍大牌之类的指控,恐怕只有上法院才能说的清楚。但从舆论攻防上看,这次“明德之乱”着实精彩。
它体现了社交媒体的舆论特征:这不是一次分辨事实、说清观点的听证会,这是一场围绕网民情绪的攻防战,这是一场围绕“弱”的定义的攻防战。
对于李明德一方来说,它展示了“弱”的巨大传播潜力。作为三线演员的李明德,用一个不出名的剧组纠纷,成功调动了全网的流量,并且至少在一天里得到了大部分网民的支持,这是很多明星公关用尽营销经费也无法做到的。同时,李明德也再次证明一种舆论打法的可行:跳出圈子内部的条条框框,个人恩怨的是是非非,直接诉诸社会情绪的隐痛,高举高打、“以外制内”。尽管这一招李明德自己没有成功驾驭,但不妨碍更多的后来者会模仿和改良。
而对于剧组一方来说,也精彩的展示了在舆论场如何争夺“弱”的定义,以及抓住对手的漏洞进行迅速反击。回顾双方攻守,最关键的胜负手恐怕不是剧组发出的李明德的黑料,而是针对李明德的“弱者”人设的破解。1月5日,网络舆论的重点开始转向李明德此前的高消费、李明德直播收受打赏、李明德随意发怒给剧组工作人员带来麻烦,这几个点与李明德的诉求无关,但却非常巧妙的利用了舆论场里“弱”的流动与辩证:李明德面对剧组虽弱,但对打工人、对剧组工作人员却又是“强”。再辅以重点传播李明德语言粗俗、四面出击的形象。确实也像釜底抽薪,瞬间扭转了剧组面临的不利舆论局面。而剧组本身的问题却在争议中逐渐“隐身”,倘若真的有人操盘的话,这不得不说一次优秀的公关案例。
而对于我来说,不得不佩服的是邹振东老师。他的“弱传播”理论对于把握当下的舆论环境、受众心理确实是一针见血。也再一次证明了在社交舆论场,确实是把握了“弱”和“强”的辩证,把握“弱”的解释权者,更能征服人心,取得胜利。李明德,或许输就输在不懂《弱传播》。

李明德,还是输在不懂“弱传播”

01.
什么是弱传播?它是如何体现的?

 

抗内弱传播理论由厦门大学舆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邹振东在《弱传播》一书中提出。他认为,舆论学的初始概念就是强弱,强弱是舆论世界最重要的属性与关系,而这个舆论世界里,是“弱者优势”。 
什么是弱者优势?作者认为这和“表面积”有关。用新闻传播理论来说, 就是传统媒体时代媒介化造成的舆论主体变化。传统社会,强势人群占有舆论 工具,内容求深求全。社交媒体时代,人人占有麦克风,反而通过数量转弱为 强,成为舆论的根本力量。同时由于注意力的分割,后真相时代的到来,又使 得他们存在情绪化、表面化的特点。因此,在许多舆论事件中,草根大众反而 可以在社交媒体凭借数量优势占得舆论上风,所以有弱传播。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这里的强和弱,更多是指的一种舆论中人们对于强弱的简单印象。实际上,舆论的“弱者”未必真的弱,相反很可能实际上是现实中的强者。但要在舆论中获取优势,即使是强者,也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站在占舆论大多数的弱者的对立面,而必须与弱者连接,成为弱者代表,汲取弱者力量,也就是作者所说的“爱弱”、“为弱”、“利弱”。 
在此基础上,邹振东提出了舆论的八大定律。
(1)舆论的弱定理:社交媒体带来传播思维的变化,传播者需要从强调权威、力量、“我高于你”的传者属性到追求共情、认同、“我就是你”的受者属性。 
(2)舆论的情感律:舆论世界,情胜于理,选边站,表达认同,非黑即白是常态,把“道理说明白”在很多时候反而是吃力不讨好的。
(3)舆论的轻规则:舆论世界是避重就轻的传播世界。在舆论世界里,轻与重的判断和现实世界基本倒置。现实世界中重要的东西,舆论世界未必重要。现实世界不重要的东西,舆论世界可能很重要。”
(4)舆论的次理论:舆论世界中主流舆论力量最强,既决定了舆论的性质和背景又是为其他舆论规定边界、坐标底线。但属于常识,缺乏变化和新意,除非遇到挑战、变故、争议、仪式,否则很难活跃。最活跃的舆论力量属于与主流舆论大方向一致,小方向差异的次主流舆论,也就是“小逆舆论”
(5)舆论的本体律:复制与链接,是舆论野蛮生长的自然力量。复制意味着舆论得到公众的参与 和呼应,让更多的人以此能够建立自己的认同。链接意味着舆论和公共议题的结合程度。一个舆论如果能够创造越多不同的链接点,其生长的力量就越大。 
(6)舆论的时间律:舆论是有时间属性的,舆论必须不断的通过回应来更新,否则会熄灭 (这也是为什么有时不能第一时间回应舆情的原因) ,因此需要将舆论和社会中长期的话题、公众的潜在诉求结合起来。 
(7)舆论的空间律:舆论场的斗争不是舆论战,它目的不是为了打败敌人,而是为了获取朋友。所 以要选择能获得更多认同的“主场”和能够符合主流价值的“舆论制高点”进行攻击。 
(8)舆论的运动律:舆论在不断的运动,舆论要保持生机,需要与其他观点区分的区隔,需要与其他议题结合的链接,需要快速的模因,还要通过“盖楼理论”突出一个重点而不是平均用力, 才能达到最好传播效果。 
这八大定律,在本次“明德之乱”中均有体现:
(1)舆论的弱定理:正如我们一开始提到的,双方实质的舆论战场,就是这个“弱”,或者更本质的如何获得普通人的链接和共情上。一开始李明德先定位自己对抗资本的打工人角色,而《三人行》剧组尤其是马天宇试图体现自己的“强”,对李明德不屑一顾,于是李明德得势,《三人行》则遭到舆论围攻。而后来,反李一方则通过解构李明德的“弱”,尤其是用剧组工作人员的辛苦和李明德的高收入对比,让李明德的策略失败,失尽人心,自己夺回了舆论战场。
(2)舆论的情感律:无论是挺李还是反李,双方在从头到尾没有针对一个话题进行说理,而是诉诸身份、诉诸感情。事实也证明,最初李明德提出的论点,到最后变成了一个糊涂账。
(3)舆论的轻规则:娱乐圈其实在舆论场中属于边缘性的议题,而李明德则更是娱乐圈中的一个次要人物。但恰恰这样,李明德的维权才更不容易触碰一些敏感的舆论红线,以至于能得到广泛传播。也因为李明德的表达并不严肃(例如带皮卡丘头套进行直播),反而能够让他拥有更多的关注。
(4)舆论的次理论:李明德的“暴躁”人设虽然后期成为了他舆论崩塌的原因,但前期正是这种不管不顾手撕娱圈,与评论积极互动的风格给了看惯了娱乐圈标准话术的人以新鲜感,从而为他带来了流量和粉丝。可以想像,李明德如果只是简单的发一条抱怨,并不会有太多人关注。从这一点来说,他开启了一种舆论的新思路。
(5)舆论的本体律:李明德和反李明德的舆论本体不仅仅是某一个小明星的娱乐圈遭遇,更是关系到“如何应对职场的不公正待遇”、“普通人如何应对恶势力打压”、“娱乐明星的收入是否过高”。娱乐话题背后是严肃的社会分配和社会公平议题,让对方难以回应,这也是一开始剧组方应对被动的原因
(6)舆论的时间律:一开始李明德发布微博的频率极高,并不断制造新的话题,在一开始迅速推高热度,防止对方用沉默策略遮掩过去。但另一方面,李明德的这个策略到中后期也造成了过度刷屏,透支用户注意力,引发厌倦和反感的问题。现在看,在舆论温度到位之后,应该放慢节奏,稳住阵脚,补足漏洞而不是继续挑起新话题。
(7)舆论的空间律:李明德挑选的战场不是娱乐圈争番位,而是打工人对抗上级和资本。这个战场宽阔的多,更能引人共情,容易炒高热度。但反过来,过度宽大的“战场”也可能会让舆论失焦、处处树敌(例如后期的舆论焦点就是李明德能不能代表打工人)。这说明,挑选合适的战场非常考验人的智慧。
(8)舆论的运动律:在后期,剧组方对李明德的反击其实目标非常明确,亦即不回应李明德的指控,集中攻击李明德“人设不符”这一项,事实证明,这一策略非常奏效。因为击破了李明德的人设,就否定了他的观点。而反过来李明德的后期应对则是四面出击,说多错多。

李明德,还是输在不懂“弱传播”

李明德戴皮卡丘头套直播,但语言不当引发争议

(来源:网易号 光影新天地)

02.
弱传播的两个补充定律:预期律和辩证律
 
尽管《弱传播》已经非常完整和深入的分析了舆论的传播体系,但是从李明德和其他事件中,其实我个人也有一点浅见,想在这八条规律后补充两条
(9)舆论的预期律:弱传播的精髓其实不仅仅是弱,而是弱者的抱团实现某种公共诉求,或者至少达到精神满足。如果弱者获得了公共力量,但问题迟迟得不到推进,公众的诉求无法得到满足,那么必然遭到舆论反噬。
如果光看弱传播不免有一个疑问:既然舆论越弱越好,为何“我弱我有理”的逻辑会被反感?实际上,弱并不能仅做字面理解。“弱”的目的是为了“强”,弱传播的实质代表一种公众对正义的想象:通过弱者抱团,击败平时看起来强大强者。公众渴望的是以弱胜强,而且自己是这种弱的一员。这种力量其实是“借给”特定的角色的,所以作为公众情感投射的对象,必须不断的坚持自己的诉求,不断的推进。如果这个公众支持的弱势方一直弱,让人看不到希望;或者过早妥协,无法回应公众的支持;或者不推进核心的任务,而是做各种与公众期待无关的事情(尤其是为自己牟利),那么公众必然会感到“被背叛”,这种时候往往是舆论逆转的时候。
这里也有一些例子:弱者“不支棱”的例子例如《再见爱人》中李行亮、黄圣依、葛夕原来都是相对弱势方,因此得到公众一定支持,但几集过去之后,这几个人尤其是李行亮始终未能达到公众变强硬的期待,于是支持迅速就变成了讽刺。弱者“过早妥协”的例子如很多维权者,过早选择了妥协,甚至对此前的强权方赔礼道歉、和好如初,结果支持者往往会对这些“软骨头”进行舆论围攻。而李明德则是挪用公共支持为自己牟利的例子。当然,考虑到这些出头的“弱者”的风险,公众对于一定程度的收益是宽容的,但是必须满足几个条件:必须证明这么做的必要性,最好是不得已而为之;必须在公众期待的事情上有所进展;不能比公众的平均收入水平更高。这也是为什么某些人直播带货受到的争议比较少,另一些人则发广告都“翻车”的原因。
(10)舆论的辩证律:强弱是一种辩证关系,强与弱要看如何对比。通过调整报道的框架,改变舆论的关注点,可以让“弱”变“强”,由“强”变“弱”。
这一点也是“弱传播”非常巧妙的一点。强与弱始终是一种印象,因此可以在传播中不断改变重心、比较对象来改变强弱关系。首先就是“卖惨”,例如舆论下风一方可能会强调自己遭到舆论网爆,或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来改变舆论风气。
其次是改变对比,例如艺人和剧组冲突,艺人是弱势方,但艺人比普通人赚的多。996的程序员相对于公司管理者是弱势,但相对于普通职业收入更高。华萍女校的学生相对于发达地区的学生是弱势方,但相对于该地区没有得到上学机会的其他学生,又似乎处于强势。大部分的舆论热点人群,由于得到了流量,相对于普通网民来说又都是“强势”。弱势方稍有进展,就可能会被认为是“强势”。在这种地方纠缠,就可以削弱公众对“弱势方”的同情,或者至少分散对于核心议题的注意力。一旦达到“两边都不是好东西”的感觉,那么这个目的就达到了。
写到这里不禁感叹:舆论场看起来是热闹异常,其实背后每一招都刀光剑影,险象环生。弱传播说起来是“弱者的武器”,但是其实在操作中,却往往成了深谙传播技巧的强者的工具,反而真正的弱者却往往在风浪中无力发声。《弱传播》这本书,弱传播的规律,真的值得每个在舆论场里闯荡的人好好读一读(也包括李明德)。

本文来自作者{维欧}投稿,不代表中方互动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aocaiwang.cn/archives/6136

(0)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2025年1月2日 下午3:20

相关推荐

  • 世界,您好!

    欢迎使用WPCOM

    5天前
    2.4K22
  • 又有新证据,张颂文这次石锤了,顶流梦碎了

    张颂文这几天风波不断,深陷舆论的漩涡,家暴,税务等问题,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 网友们都非常的期待张颂文能亲自回应一下,但是他一直都没有发文,好像没有受到舆论的影响,该工作工作该干嘛干嘛。 张颂文的这种态度,让很多的网友都相信,张颂文并不是这样的人,是姜尘为了博取流量故意的表演。 但是没有想到,今天姜尘放出一段录音,大致内容就是某电影的投资人打电话给她,想用钱…

    6天前
    1000
  • 科大讯飞陈涛:人工智能时代,基础行业应用是中国企业的机遇

    陈涛表示,人工智能成功的三要素是核心算法、专家资源还有行业大数据。

    6天前
    1.2K03
  • 东北一村子为防老虎装80台相机:一年多预警86次

    位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域的吉林珲春,此时天寒地冻,虎豹的家园冬季是什么样子,虎豹在冬季的生存状况如何?与它们同域分布的其他野生动物冬季在做什么?跟随记者的脚步,一探冬季的虎豹家园。 珲春地处我国东北部边缘,是我国日出最早的区域之一。要探访虎豹家园,凌晨是个绝佳的时机,以虎豹为代表的多种野生动物都有着晨昏活动的习性。记者一行在早上5点出发,在进入山林之前,…

    2025年1月4日
    1700
  • 空难事件后韩股济州航空暴跌,这次空难对股票影响这么大?

    韩国这次空难飞机上载有175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一共181人,截止到目前为止只有2人生还,其余179人全部遇难。这种重大空难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是致命打击。 空难发生后,市场短期内会对该航空公司产生大量不信任情绪。随着事故调查进展,如果确定是纯粹的意外,那么这种情绪有可能出现缓和。但如果调查结果显示事故原因有机组人员操作失误或者保养不到位导致的机械故障等原因,…

    2025年1月1日
    18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邮件:中方互动@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