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陆骂台湾,回台湾批大陆,似乎是我们这些行走两岸的台湾年轻人,被套上的标签。
待过大陆、回台湾成为“大陆专家”或“名嘴”在媒体上侃侃而谈者,一直所在多有,有些专业、有些走猎奇流量路线。因此,自我向公众号读者及大陆朋友们公布“即将返台”的信息后,不乏大陆朋友可爱的嘱托“如果真的被贴标签了、实在不得已了,骂大陆也行,我会原谅你的”。
如我这样过去久居大陆的台湾人,一但回台定居,是真能靠“爆料”生存吗?我又真的能以“大陆专家”自居吗?
一,赴大陆的“可怕故事”一直存在
“某位台商带千万资金赴广东,没想到结局是这样”、“昔日在上海风光无限,如今他叹气:西进大陆坑太多”⋯⋯这类报导自我小时候便有,台商赴大陆有些赚的盆满钵满、有些惨淡收场,有些回台后上电视节目“揭开大陆不为人知的一面”(被骗钱、被坑等等),这些大家都不陌生。
大概在我高中(2004年之后)大陆经济起飞的信息占满媒体版面,在人们的认知中大陆机遇与可怕并存,但这“可怕”并没有辐射至一般老百姓,停留在科技厂的“台干”和“台商”圈层——你会在媒体上看见在广东工厂的台干分享被坑的故事,但这对于我这位数理化不及格的废物学生而言,去中国大陆发展跟我没关系。
2012年后我去北京读书,从那时自2020年,尽管经历过太阳花与一些事件,赴大陆寻找机会成为台湾年轻人的选项,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兴起,传统的台商、台干叙事渐渐被“在互联网大厂的台湾人”打破。
“分享大陆经验”不再侷限于台湾科技业、金融人和台商这些“金字塔顶尖人才”,那几年我看见出版界的、餐饮界的与新媒体创业的台湾人都能分享赚到不错薪资的经验,也有不少来大陆读书的台湾学生愿意站出来分享。
那几年有个很难得的现象:“赴大陆发展”的门槛不像过去一样高,因此台湾读者对于大陆信息的“实用性需求”上升。2015年至2020年做大陆新闻的感觉,就是不少台湾读者真的在“看大陆”——有别于过去的猎奇,是真正想了解大陆的政治、经济、社会。
但这样的情况,在大环境改变下的这两年(2023、2024),又转变了。
二,2024年台湾看大陆:信息需求更猎奇,生活更融合
2024年台湾学者王信贤写过一篇文章,描述台湾现在的大陆研究。他提到,现在年轻一代学者对大陆多聚焦于“研究另一种体制”(体制对比),或是“研究大陆对台湾的影响”这类防卫性研究。
甚至,不用去大陆,也能做“中国研究”。同时,研究中国大陆的院校和人才,相比过去,也在减少。
这两年看台湾媒体,关于大陆普通民众、带着人性刻画的角度也在减少。政治性强的、猎奇的、样板刻画的则增多。
前几日与台湾朋友隨意聊天,发生了以下对话。
我:“燕郊房价狂降,那些在高位买房的民众,这种角度有人看吗?”
“没有。读者会说大陆人活得如何,关我屁事。”
“小红书上很热门的35岁被裁员呢?”
“没有,读者会说大陆人被裁,关我屁事。”
“经济政策解读呢,有人看吗?”
“你在开玩笑吧?”
“那XXX和XXX的明争暗斗呢?”
“恩,这可以。”
撇除人为的刻意操作,小红书与抖音确实促成两岸年轻人的生活融合,但无法改变政治上台湾对大陆的不了解与猎奇心。
“你知道吗?在大陆这样做会完蛋”之类的文章,从未消失。只要两岸氛围改变、台湾年轻人来大陆“长期发展”的需求降低,关于大陆的“猎奇性信息”必然会增加。
“反正我也不去,关我屁事”,所产生的就是越来越多台湾读者对大陆的“实用性信息”无感,转而寻求有意思的、刺激的、猎奇的、真假难辨的。
与此同时,就算不打算去大陆者,同样能感受到大陆对台湾的影响,比十年前还明显许多。所以近两年有台湾年轻人每天必滑小红书,也有人高呼“去大陆很危险”、批判他人使用大陆用语,这两种人群都占据网络。
待过大陆、出来“爆料”的人,此刻自然就有流量了。
三,我待过大陆十年,是大陆专家?
2015刚进入媒体时,我也会买一些台湾学者的书(多为以前待过大陆、打着“大陆专家”旗号者),但逐渐我不再迷信一些“专家学者”,因为我感觉自己作为一位没啥经验的小毛头,反而比某些专家还专业。
单凭曾经待过大陆,按照当时的经验来评判现在的大陆环境,我实在很难认同。
我回台后,按照目前这种“两年一变,五年一大变”的情况,对于大陆的一些议题,我在一年内或许仍能有准确性,两年后、三年后呢?我要成为那样的“大陆专家”吗?
至于“爆料大陆”之猎奇路线,就更不可能了。撇除过去十年受过许多朋友帮助的因素外,就理性层面,我也不认为“为黑而黑”的搏流量能是一条长久道路。这时代在全球行走,都有可能会碰到大陆客户、大陆品牌,大环境不论再怎么变,仍有太多品牌会想研究大陆市场。
我认为,就算回台,也很少有人能完全肯定——本人跟中国大陆的人、事、物,以后再无关联,掰掰了您。
两岸关系很重要,但如今已有太多猎奇新闻创作者和爆料者,已经不差我一个。
现在是一个人人都玩小红书,但台湾人仍不懂大陆人、大陆人也搞不懂台湾人的时代。
这是一个台湾媒体上少了大陆普通人、大陆媒体上也没有台湾民众的年代。
能写实刻画两岸普通人的角度,反而在这新媒体时代,成为稀缺资源。
在大陆12年,虽然也从事媒体业,但我与定期来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截然不同,我跟大陆记者比较像,对很多议题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
往返兩岸的台湾记者、及我周围一些以赚高薪为导向的科技业台干,往往能比较抽离、能站在他者角度去分析大陆。
有大陆记者曾劝我像一个观察者一样,做媒体会比较容易,但很多时候我还是——骂骂咧咧的,好气哇!
我在北京不是台湾专家,回台湾也不会是大陆专家。
既然大陆媒体上没有太多台湾本地的角度,我以后会继续写下对台湾的观察,仅此而已。
如今两岸都有很强的网络舆论导向,两岸网民狭路相逢,往往也仅以简单粗暴(或开玩笑)的词语和态度应对彼此。在社交媒体上,大家越来越怕自己的言论会被放大,所幸少说,或是参照一些“标准模板”表态。
有人能一边狂买泡泡玛特,一边纠正别人“勿使用大陆用语”;也有人一边嚷嚷“不在乎台湾人怎么想”一边关注台湾,这些很复杂、又很有意思的心态,都很难体现在如今的短视频或小红书中。
所以我不会停止更新公众号,所以我需要不断交流、不断学习。
诚然,喜欢大陆与爱台湾完全不冲突,但也不少人劝过我这样两面不讨喜,这些年我也深刻领略太多次“两面不是人”的感受。
我知道回台湾后,与朋友聊起大陆,他们还是会认为我“不陆不台”。幸好,做公众号至今,唯一深刻体会的,大概就是放下“台湾人该怎么想”“但我好像也不像大陆人”之标签——写“郭雪筠怎么想”就行了。
本文来自作者{烤红薯}投稿,不代表中方互动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aocaiwang.cn/archives/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