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不触动利益集团,没有不失败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改革始终是推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然而,回顾中国的改革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个严峻的现实:改革若不触动利益集团,没有不失败的。

改革不触动利益集团,没有不失败的

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秉持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开启了向西方学习技术的征程。在当时,清政府深刻意识到自身在军事技术等方面的落后,于是大力引进西方的造船、制枪技术,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但洋务派仅仅醉心于“坚船利炮”这些表面的技术成果,却对“船坚炮利”背后的制度根基视而不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办企业的仍是封建官僚,工厂的利润常常沦为个人的私产。比如,一些洋务企业在采购设备、原材料时,官员们为了谋取私利,不惜高价购买劣质产品,导致企业生产成本高昂,生产效率低下。军舰本应是保家卫国的利器,却因官员贪腐,在维护、弹药配备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最终在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单纯技术模仿的失败。

洋务运动的失败根源在于,技术只是果实,制度才是树根。在封建制度的腐朽土壤中,即便引进了先进技术,也难以让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因为没有制度的约束,先进技术不仅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了旧制度的附庸,被腐败的官僚系统和落后的封建结构吞噬殆尽。

改革不触动利益集团,没有不失败的

戊戌变法试图从制度层面进行彻底变革,引进宪政、废除冗官、改革教育,这一系列举措直击封建贵族和守旧势力的核心利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希望通过变革,打破旧有的权力网络,实现国家的富强。

然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和利益,毫不犹豫地对变法进行了残酷镇压。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口,戊戌变法仅仅持续了103天便宣告失败。这场变法失败的核心原因,就在于改革直接威胁到了封建权力集团的根本利益。变法所要求的精简冗官、裁减臃肿行政机构等措施,触及了权力网络的神经中枢,使得顽固势力迅速联合起来,将改革扼杀在摇篮之中。

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制度改革与技术引进不同,它要颠覆旧制度,必然会遭遇强大的阻力。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会不惜一切代价抵制改革,若不能有效应对这些阻力,改革便难以成功。

改革不触动利益集团,没有不失败的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革。在改革初期,通过引进技术、吸收资本来拉动经济增长,这一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圳特区的崛起便是最好的例证。引进技术成本低、风险小,不会立刻触及复杂的权力分配和利益格局,这使得技术引进成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块石头。

以乡镇企业为例,改革初期农村土地制度的松绑,催生了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在这一阶段,制度改革的步伐与技术进步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本的收益逐步向城市倾斜,乡镇企业由于缺乏深层次的制度保障,逐渐失去活力。

在国企改革中,同样面临着利益集团的重重阻碍。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试图引入市场化机制,以提高企业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但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却迅速形成了“内部人控制”模式,利用制度的不完善,通过各种手段侵吞国有资产。原本旨在提升效率的改革,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形成了“国企亏损、干部发财”的怪圈。

改革开放的历程表明,虽然技术引进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但如果忽视制度改革,不触动那些不合理的利益集团,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的问题,甚至会导致贫富差距和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矛盾逐渐凸显。

权力固化

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权力的集中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治理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也逐渐演变成了僵化。一旦改革威胁到现有的权力结构,反对力量便会迅速集结。戊戌变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改革对权力结构的调整,直接引发了以慈禧为首的权力集团的强烈反弹,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利益集团的强大抵制

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技术工程,而是一场复杂的利益博弈。在东大(此处假设东大代表中国),利益集团往往依附于权力网络,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利益格局。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例,改革开放初期的“包产到户”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的收益逐渐被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瓜分,农民再次成为利益链条中的弱势群体。这背后,正是利益集团在利用各种手段维护自身利益,抵制进一步的改革。

改革设计妥协

在改革过程中,为了避免大规模社会动荡,常常采取渐进式的策略,这虽然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但也导致了改革设计的短视与妥协。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中,由于对利益集团的让步,使得改革未能触及问题的核心。例如,土地制度改革仅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入解决土地所有权结构的深层问题,为后续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社会动员不足

任何成功的制度改革,都离不开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公众支持。但在改革历程中,公众更多时候是被动的参与者,而非主动的推动者。缺乏公众参与,改革就很容易被利益集团操控,沦为服务少数人利益的“内部改革”。比如,某些地方的城市规划项目,由于缺乏公众的有效参与,往往成为利益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利益。

历史的经验教训清晰地昭示,技术引进只能带来短暂的表面繁荣,真正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是制度的深刻变革。而要实现这一变革,就必须直面并坚决触动利益集团,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温良恭俭让。”改革,尤其是触动利益集团的改革,本质上无异于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回顾历史,戊戌变法的失败,正是因为维新派试图以温和的方式推行改革,期望在不彻底打破封建顽固势力权力根基的情况下实现制度变革,最终被残酷镇压。面对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若没有坚定的决心与果敢的行动,改革必将举步维艰。

改革者需具备坚定的信念与无畏的勇气。改革之路必然荆棘丛生,利益集团定会千方百计地维护自身特权,他们会动用各种资源,设置重重障碍。改革者必须清楚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不能因一时的困难与阻力而退缩。就如同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革命家,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改革者也应秉持这种大无畏精神,坚定地朝着改革目标迈进。

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历史上,每一次重大变革的成功都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各方力量的支持。改革者应深入基层,了解民众的需求与诉求,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改革紧密相连,让民众成为改革的坚定拥护者。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新兴力量的支持,形成强大的改革同盟,共同对抗利益集团的阻挠。

矢志如磐,奋楫笃行,虽千万人吾往矣,改革之功必成。

本文来自作者{痘痘}投稿,不代表中方互动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aocaiwang.cn/archives/6272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 被「低价」伤害的年轻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意识比价,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所谓的低价好物。不过,我们追求更低价的同时,消费流程与商品明细也越来越复杂,一不小心还容易碰上「低价刺客」——钱是省下了,质量也是不敢恭维。   上周,我们发起「低价伤害」的征集,不出所料,在回收的问卷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无语又好笑的购物体验,货不对版不说,还「缺斤少两」。当然,除了这些小的「背刺」之外…

    2天前
    1500
  • 清华建院六年,坚决不学

    1 2015年,我入选了数学竞赛国家集训队,专业任选,听信了建筑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便选择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如今我想,建筑不需要科学和艺术的天作之合,更依赖政治与商业的强强联手。 入学之后我迅速地下坠,我不画画,也不爱动手制作模型,我所追求的美与建筑的美截然不同。初中的某天,前桌的两位女生在惊叹,英语老师三天换了三套漂亮的衣服,我也震惊,因为完全没有注意到…

    3天前
    900
  • 万字长文:“为什么我的产品在泰国次留40%,但在美国只有25%?”(完全版)

    9年前,当老海盗还是小水手的时候,小水手受命管理一个市场表现非常好的视频编辑类产品的用户增长,高达700万的海外日活,超过40万的日均海外自然新增。当然,当时老板也对入行刚一年的小水手没有给予什么厚望,只是因为暂时还没找到增长leader。老海盗当时的状态大概是这样的: 前面已经说到,新增和活跃数据整体看来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有一个指标还是一直困扰着整个团队…

    3天前
    1200
  • 玛琪玛女士,以及她所爱的

    今晚来讲讲玛琪玛女士吧。剧透比较严重,各位没看过的朋友可以选择性跳过今天的部分哈。 (注意,本文中使用的插图来自《电锯人》漫画,漫画文本阅读顺序为从右到左,彩色部分属于粉丝自发上色,请各位支持正版!) 唯一一个有强社会性的恶魔 支配恶魔,这一世在人间的名字是玛琪玛,能力是“支配自己认为比她自己弱的生命”,由于和总理大臣签了契约,如果他人对她造成了伤害,这些伤…

    5天前
    1700
  • 李明德被永久封禁直播权限并申诉无效,说明了什么

    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那可能真的是惹到了不该惹的人,而且开播口无遮拦什么都讲,你要是背后的人肯定也不会让他继续说,肯定会想办法让他“闭嘴”,如果说的都是添油加醋的事情,那被封禁就更正常了,平台跟背后不会容忍传播这种负能量的东西,看去年打击了多少网红就知道了。 作为明星,作为年轻人,李明德这样行事是符合中国人的血性的,但偏偏用的方式说的话太激进了,太容易得罪之前…

    2025年1月9日
    23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邮件:中方互动@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